宋書(shu) 聲,1928年出生於(yu) 河北新河。1980年至1996年期間擔任中央編譯局局長。曾參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等馬列主義(yi) 著作的翻譯、審稿工作,長期從(cong) 事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翻譯研究。
“如果沒有黨(dang) ,還不知道我今天又在何處”
鮐背之年的宋書(shu) 聲向ky体育中心《同學》工作室記者回憶起年輕時候的情形。1942年,那個(ge) 時候很艱難,華北地區旱災、蟲災嚴(yan) 重,常常吃不飽,穿不暖。為(wei) 了生存,宋書(shu) 聲選擇到自行車鋪當了學徒,修自行車。1946年,共產(chan) 黨(dang) 的部隊把他帶離了自行車鋪,讓他有機會(hui) 進入北方大學學習(xi) 俄文。大學畢業(ye) 後,宋書(shu) 聲就被分配到位於(yu) 遼寧大連的實話報社工作,成為(wei) 了一名翻譯,就在這裏,他向實話報社黨(dang) 支部提交了入黨(dang) 申請書(shu) ,成為(wei) 了一名黨(dang) 員。他在自己的申請書(shu) 裏動情寫(xie) 下:“黨(dang) 為(wei) 我找到了出路,如果沒有黨(dang) ,還不知道,我今天又在何處。黨(dang) 就是我的家,讓我感到更大的力量。”1951年實話報社停刊之後,組織安排宋書(shu) 聲到中宣部翻譯室工作,後來又成立了中央編譯局,在那裏,宋書(shu) 聲待了一輩子,直到退休。
用一輩子做一件事
從(cong) 1949年起,宋書(shu) 聲一直從(cong) 事俄語、德語翻譯工作,主要是馬列主義(yi) 經典著作的翻譯。除組織領導工作外,他直接參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寧全集》等經典著作部分卷次的翻譯、定稿和審稿工作。翻譯《馬克思主義(yi) 論國家》,重校了《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第2編(大部分)、恩格斯關(guan) 於(yu) 曆史唯物主義(yi) 的幾篇重要書(shu) 信,主持編輯第一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四卷本)等。其中,他帶領重校的德文版《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除少數地方需要修補外,一直沿用至今。除了將國外的馬列著作翻譯至國內(nei) 使用,源源不斷為(wei) 黨(dang) 的政治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力量外,將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新成果翻譯成外文,在國際上傳(chuan) 播出去,也是宋書(shu) 聲的一項重要工作。
做馬克思主義(yi) 的堅定實踐者
在從(cong) 事馬列主義(yi) 著作學習(xi) 翻譯研究過程中,宋書(shu) 聲形成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並以此指導自己的一生。宋書(shu) 聲認為(wei) ,在編譯局這幾十年沒有虛度年華。有人問他,是什麽(me) 力量支撐著他?精神支柱是什麽(me) ?宋老說,一是對馬克思主義(yi) 的堅定信仰和信念,二是對黨(dang) 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忠誠,三是對所從(cong) 事的工作的無限熱愛和執著。
(《同學》工作室 阮玉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