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榜樣① 宋書聲:馬列情緣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走過馬克思

今年90歲高齡的宋書(shu) 聲老先生,出生在馬克思主義(yi) 進入中國後的第十年,
他17歲工作,21歲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從(cong) 此一輩子再也沒有離開馬克思主義(yi) 。
從(cong) 1951年任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譯室翻譯,到2005年從(cong) 中央編譯局的工作崗位上離休,
55年的馬恩列斯編譯工作,16年的中央編譯局局長,
他的一生與(yu) 馬克思結下了不解之緣,
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經典著作編譯事業(ye) 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為(wei) 節目錄製時,從(cong) 馬克思像前緩緩走過的宋書(shu) 聲老先生。

“不要采訪我”

然而,來《榜樣3》節目錄製現場之前,在網上查找嘉賓資料,
關(guan) 於(yu) 宋書(shu) 聲老先生的信息,卻寥寥無幾。
原來,每次記者來,老先生都一再強調,
“不用采訪我,不用關(guan) 注我,
你們(men) 應該關(guan) 注編譯局這個(ge) 集體(ti) ,是他們(men) 為(wei) 國家的編譯事業(ye) 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他說,他之所以參加《朗讀者》,參加《榜樣3》專(zhuan) 題節目,
是因為(wei) 這是組織的要求,是因為(wei) 編譯局的同誌們(men) 做了很多事兒(er) ,
而他恰好擔任了中央編譯局局長很多年。

“你說我聽”

也因此,節目錄製過程中,
已經90歲高齡的老先生,始終把節目錄製當做黨(dang) 交給他的任務,
無論是長時間的靜坐等待,還是一次次從(cong) 台下走上舞台,
現場回答提問、走上初心台、宣讀入黨(dang) 誌願……
他兢兢業(ye) 業(ye) 一步一步認真地完成,毫無怨言,從(cong) 不說累。
最後一天,節目錄製完已將近淩晨,
人群一點點散去,空空的舞台上,還有他默默補錄的身影。
圖為(wei) 導演講解“把手放在黨(dang) 章上”這一環節的注意事項時,認真聽記的宋書(shu) 聲老先生。

閑談時,他講到自己入黨(dang) 的故事:

1942年,河北等幾個(ge) 北方省份同時發生旱災、蝗災和粘蟲災,
那一年他14歲,
為(wei) 了吃上飯,隻好到鋪子裏當學徒修自行車。
後來遇到了黨(dang) 領導的軍(jun) 隊,才離開了自行車鋪,有機會(hui) 上中學、大學,
學俄文,有了今天的生活。
於(yu) 是,畢業(ye) 後,在去《實話報》工作期間,他申請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他在入黨(dang) 申請書(shu) 中也寫(xie) 到這段經曆,他說,
“如果沒有黨(dang) ,我不知道自己現在會(hui) 是在哪裏”。
圖為(wei) 老先生在入黨(dang) 誌願書(shu) 上簽字。

節目中,他講到自己選擇從(cong) 事編譯事業(ye) 一輩子的理由:

我是因為(wei) 組織分配與(yu) 馬列編譯結緣的,
我認為(wei) 作為(wei) 黨(dang) 員,服從(cong) 分配就是一種選擇。
黨(dang) 把我安排到哪裏,我就去哪裏;
黨(dang) 讓我做翻譯,我就做了55年的編譯工作。
他親(qin) 眼目睹並感受到了舊中國的積貧積弱、苦難深重,
也看到了在艱苦求索的曆史大潮中,
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yi) ,選擇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
從(cong) 而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他從(cong) 內(nei) 心認識到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性,並為(wei) 之筆耕不輟,躬身一生

平時的他,是最安靜的觀眾(zhong)

55年的馬列編譯生涯,
他安安靜靜地翻譯馬恩列斯著作,不求聞達,不求名利;
耄耋之年,他依然是等待期間最認真最安靜的觀眾(zhong) ,
長時間的安坐和等待,默默無聲。

偶爾,他也是“好奇”爺爺

一次節目錄製間隙等待吃飯時,
大家圍在印春榮同誌旁邊,好奇地指著他製服前的級別資曆章,
問色條和級別星徽代表什麽(me) ,軍(jun) 齡略章和資曆略章有什麽(me) 排列規則,怎麽(me) 計算軍(jun) 齡等等。
一向安靜端坐的宋書(shu) 聲老先生也轉過身來,認真地聽著,
並時不時像個(ge) 小學生一樣一句句認真詢問。
圖為(wei) 好奇提問的宋書(shu) 聲老先生。

節目錄製期間,他會(hui) 惦念在家待其歸來的老伴兒(er) ,

他們(men) 因編譯工作結緣,一起赴東(dong) 德留學,
一起回國從(cong) 事黨(dang) 分配的事業(ye) ,誌同道合,相扶到老。
他愛好遊泳,是“朋友圈”交口稱讚的遊泳健將,
如今90歲高齡,依然暢遊不止。

對他而言,選擇是一輩子的事兒(er)

縱觀老先生一生,他一旦選擇了,就堅持一輩子。
編譯事業(ye) 如此,愛情如此,愛好如此。
老先生手腕上戴著的那塊手表,是1983年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時,
中國駐德使館帶給他的,也已經35年。

對他來說,黨(dang) 的囑托更是一生的使命

從(cong) 晉冀魯豫北方大學到民主德國馬列主義(yi) 研究院,
從(cong) 大連《實話報》到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譯室,再到中央編譯局,
歲月變幻中,他始終牢記著黨(dang) 的囑托,記著曾經在入黨(dang) 誌願中許下的諾言:
我願意接受黨(dang) 的任何工作,願意在黨(dang) 的領導下貢獻我全部的力量。

風吹雨成花,時間追不上白馬。

任憑時光流轉,依然緊握著年少時,那印在掌心中的話。

(《同學》工作室 郝金枝)

在歌聲中聆聽“榜樣”的故事

遇見榜樣    圖說榜樣

“點讚榜樣”係列述評

點擊進入《榜樣3》專(zhuan) 題節目

點擊進入《榜樣3》專(zhuan) 題節目

點擊進入《同學》給工作室

點擊進入《同學》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18年11月09日 18:09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路平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