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隨父支援邊疆,到臨(lin) 危受命成為(wei) 邊疆民族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
她用幾年的時間,
讓蓋買(mai) 村這個(ge) 曾經全縣141個(ge) 行政村中倒數第一的“土窩子”空殼村,
轉變成了遠近有名的富裕村和“治村強村”示範村。
她是黨(dang) 的十九大代表,村民心中的“傑米拉”(維吾爾語,意為(wei) 美麗(li) ),李元敏。
成長
新疆伊寧縣蓋買(mai) 村坐落在伊犁河穀,吉裏格朗河穿村而過。
1965年,年僅(jin) 一歲的的李元敏隨抗美援朝回來的父親(qin) 支援新疆,
從(cong) 山東(dong) 省牟平縣,來到這個(ge) 位於(yu) 祖國西北邊陲、
維吾爾族人口占80%以上的少數民族村莊。
父親(qin) 教當地的村民們(men) 種地種菜,母親(qin) 教做針線活,
她和村裏的孩子一起長大。
致富
21歲時,“傑米拉”李元敏沒有像好朋友一樣嫁到附近的富裕村,
而是與(yu) 青梅竹馬的本村小夥(huo) 子韋純禮成了親(qin) ,
從(cong) 吉裏格朗溝南岸嫁到北岸。她相信蓋買(mai) 不會(hui) 一直窮下去。
她們(men) 白手起家,開小商店、發展養(yang) 殖、承包土地,
2010年左右的時候,已經成為(wei) 村子裏有名的致富能手:
家裏養(yang) 有80頭牛,地裏種著瓜,
在村裏開了15年的小賣鋪,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當選
然而此時的蓋買(mai) 村,仍是當地的落後村,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每天靠著牆角曬太陽,
村集體(ti) 班子軟弱渙散,5年換了4個(ge) 書(shu) 記,
誰都不願意接手這個(ge) 燙手的山芋。
在縣裏來人的勸說下,時為(wei) 村黨(dang) 支部委員的李元敏臨(lin) 危受命,
於(yu) 2010年開始擔任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2011年3月,接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並在次年以最高票當選村委會(hui) 主任。
村莊逆襲
上任伊始的李元敏,便展示了“女漢子”的“暴脾氣”和硬作風,
給村集體(ti) 班子帶來了一股全新的風氣。
她在值班查崗掀了值班幹部喝酒打牌的桌子,
從(cong) 抓班子強隊伍入手,清退違規村幹部,
讓一批想幹事、能幹事的年輕幹部走上崗位;
她雷厲風行地整頓村務、清理“三資”、丈量土地,
給村裏年輕人劃了宅基地,規範了沙場管理,讓村集體(ti) 經濟發展起來;
她充分發揮能人示範帶動作用,蓋房修路修水渠,
開設培訓班加強村民就業(ye) 培訓,成立調解委員會(hui) 化解村中矛盾糾紛……
改變
幾年的時間,蓋買(mai) 村逐漸發生改變:
年輕人蓋起了漂亮的住房,
村裏的土地有了水渠灌溉,
縱橫交錯的柏油路旁有樹有花,
建好的幼兒(er) 園可以讓孩子們(men) 免費入學,
培訓後的村民有了工作技能和生活的底氣,
村裏的環境和村民的精神氣都好了起來……
深情
對於(yu) 這個(ge) 哺育她成長的村莊,李元敏傾(qing) 注了自己最深厚的情感,
她會(hui) 因為(wei) 村裏的事情得不到解決(jue) 輾轉難眠,急得上火,
也會(hui) 為(wei) 村子的新變化開心得眉飛色舞,笑得開懷。
她說自己最丟(diu) 人的一次,是當時引水的渡槽被衝(chong) 垮了,
她心疼為(wei) 修建渡槽好不容易湊起來的97萬(wan) ,
更擔心村裏5000多畝(mu) 地怎麽(me) 辦,難受得在渡槽旁大哭,
結果被跟著的記者拍到。
過年
如今的李元敏,還兼任當地唯一非外派的第一書(shu) 記,
為(wei) 了方便及時解決(jue) 村民的問題,
她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從(cong) 村頭走到村尾,
身上揣著筆和公章,遇到問題立刻解決(jue) 。
蓋買(mai) 村是個(ge) 有880多戶、4000人左右的大村子,有維吾爾族、漢族、回族,
往往走一圈下來已經累得精疲力竭。
因為(wei) 幾乎天天在外,她辦公室的椅子,7年了依然跟新的一樣;
因為(wei) 無暇陪伴家人,小孫子稱呼他“李元敏同誌”。
她說,來北京參加節目錄製,簡直跟放假過年一樣。
幸福
談起自己的家人,李元敏一臉幸福和驕傲。
她說小孫子乖巧懂事,升國旗總站在最前列;
她笑稱愛人平時很羞澀,記者來采訪總是躲在牛肚子後麵,
但心底很善良,見不得別人苦,平時舍不得賣的小牛犢會(hui) 低價(jia) 賣給困難的鄉(xiang) 親(qin) 。
她講述自己最初接手這個(ge) 工作時,愛人不理解甚至反對,
但見證了自己媳婦兒(er) 為(wei) 村裏帶來的變化,
便開始由衷地驕傲,漸漸越來越支持,現在已經成為(wei) 了村委會(hui) 的免費司機。
入黨(dang)
從(cong) 被村裏黨(dang) 組織吸收入黨(dang) ,到成為(wei) “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
李元敏始終將群眾(zhong) 當做親(qin) 人,
她把無錢治病的維吾爾族大媽當母親(qin) 照顧,
把身患絕症的維吾爾族姑娘當女兒(er) 對待,
將經營多年的店鋪贈送給無收入來源的吾乎蘭(lan) 姆……
正如她在入黨(dang) 誌願書(shu) 中寫(xie) 道:
我自小隨父母支援邊疆,接受黨(dang) 的光榮教育。
把鄉(xiang) 親(qin) 們(men) 當作家人,各族兄弟姐妹和睦相處。
每當身邊的鄉(xiang) 親(qin) 有困難,我定毫不猶豫伸出援手!
圖為(wei) 李元敏在裝有入黨(dang) 誌願書(shu) 的檔案袋上簽字。
宣誓
從(cong) 幼年隨父親(qin) 來到這裏,蓋買(mai) 村承載著她這一路走來最美好的時光和記憶,
她也用自己的無私擔當和一往情深,
給這個(ge) 曾經落後的村子帶來了希望和新生。
按住使命,印下初心。
(《同學》工作室 郝金枝)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