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故事|張西京:生命守門人 人民的軍醫

《同學》工作室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榜樣5》專(zhuan) 題節目專(zhuan) 稿)2020年1月23日,為(wei) 阻止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疫情擴散,武漢“封城”。

  1月24日22時20分,空軍(jun) 一架伊爾-76飛機從(cong)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星夜起飛,包括空軍(jun) 軍(jun) 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張西京在內(nei) 的約150名醫務人員,作為(wei) 軍(jun) 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隊員,在除夕夜毅然告別家人,逆行飛赴武漢,支援湖北地區抗擊疫情。

  這支由空軍(jun) 軍(jun) 醫大學緊急抽調附屬西京醫院、唐都醫院、空軍(jun) 第986醫院人員成立的醫療隊,隊員涉及呼吸、感染控製、重症醫學等多個(ge) 科室,60%以上擁有中高級職稱,部分人員還執行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

  抵達武漢,“解放軍(jun) 來了,我們(men) 就有救了”

  “剛下飛機,到處黑黢黢的,感覺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病毒的味道……”深夜抵達武漢的張西京第一感受是那樣真切。

  從(cong) 抗擊非典時,站在隊伍中為(wei) 到小湯山醫院參加一線救治的戰友們(men) 送行,到親(qin) 自參與(yu) 汶川抗震救災、為(wei) 敦煌教導大隊腺病毒暴發肺炎官兵救治、為(wei) 寧夏公交縱火案傷(shang) 員救治等重大急難險重任務……2020年春節,從(cong) 事重症醫學24年,黨(dang) 齡28年,入伍32年的張西京,又一次聞令而動,踏上這急難險重任務的第一線。

  1月25日,大年初一,張西京等人到達對口支援的武昌醫院。

  時任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的劉智明聞知消息,第一時間趕來迎接。他握住張西京的手,含著眼淚說:“解放軍(jun) 來了,我們(men) 就有救了!”

  麵對投來的信任和囑托,張西京和團隊不由分說地接過這最沉甸甸的期望,第一時間了解武昌醫院收治病人事項,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過程中。

  “不管前麵遇到什麽(me) ,一定盡最大的能力盡早戰勝病魔,因為(wei) 我們(men) 是人民子弟兵,我們(men) 是人民解放軍(jun) ,同時,我們(men) 也是人民的軍(jun) 醫!”

  接手武昌醫院,“摸清陣地,首戰告捷”

  “我是黨(dang) 員,又從(cong) 事重症醫學專(zhuan) 業(ye) ,不提前摸清‘陣地’的情況,怎麽(me) 能打好仗?”

  接手武昌醫院後,張西京就發現,由於(yu) 武昌醫院不是傳(chuan) 染病醫院,並沒有為(wei) 隔離病人與(yu) 易感者劃分的特殊區域和通道(“三區兩(liang) 通道”)。“醫生和患者共用一個(ge) 通道,如果不能把傳(chuan) 染源隔離起來,醫生和護士都可能被傳(chuan) 染,患者的健康也無法保證。”

  張西京第一時間帶領團隊,晝夜不休,用兩(liang) 天時間將符合傳(chuan) 染病治療要求的通道建立起來,為(wei) 後續治療做好了安全保障。

  為(wei) 全麵熟悉了解對口支援醫院收治情況,提前科學製定救治規範流程,他主動請戰,帶領19名黨(dang) 員骨幹率先進入重症監護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與(yu) 地方醫務人員密切協同,科學製定每名患者個(ge) 體(ti) 化救治方案。他將病房裏每名患者的名字、年齡等基本情況都熟記於(yu) 心,小到液體(ti) 的滴速,大到血液淨化的時間長度,他都要認真檢查。

  “ICU麵對的都是重症病人,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我們(men) 作為(wei) ICU的醫生,一定要對自己病人的病情了然於(yu) 胸,要膽大心細。”陪同張西京參加《榜樣5》節目錄製的西京醫院醫生方宗平提到,張西京經常這麽(me) 教導他們(men) ,“所謂膽大,就需要勇於(yu) 承擔責任,對於(yu) 危重情況,不能退縮。所謂心細,就需要對病情的每項指標,每個(ge) 病情變化的細節隨時掌握。”

  重症監護室一名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生命垂危,張西京果斷停掉與(yu) 病情無關(guan) 的藥物,“老人身體(ti) 孱弱,長期用藥加劇患者肝腎功能的損失,尤其處在缺氧狀態,會(hui) 進一步加劇肝腎功能的衰竭。”同時,安排醫護人員協助老人進食。慢慢地,老人血漿白蛋白數值接近正常值,虛弱乏力狀態逐步緩解,漸漸地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下,能下地走路,並成為(wei) 武昌醫院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治愈者。

  使39名新型肺炎重症患者轉危為(wei) 安,成功治愈武昌醫院首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極大鼓舞了醫務人員士氣,為(wei) 武漢人民樹立了戰勝新冠肺炎的信心。

  進駐火神山,“和死神掰手腕”

  每天穿戴13件裝備,連續4個(ge) 多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和同事們(men) 日夜不停地搶救重症病人。正如張西京所說,“我們(men) 是守門人,也是在和死神掰手腕。我們(men) 的責任就是把這些在鬼門關(guan) 的重症患者,把他拉回來。”

  2月3日,醫療隊開始進駐火神山醫院。此時,火神山醫院的ICU病房尚沒有建立起來。“2月4日,火神山醫院已經收治了新冠肺炎的普通病人,但如果沒有ICU作為(wei) 保底,病人病情發生變化,就很難保證他們(men) 的生命安全。”張西京說道。

  於(yu) 是,張西京帶領醫療隊,成立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和黨(dang) 員骨幹奮戰48小時,使ICU病房及時達到按時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他跑工地、改圖紙、調方案、走流程,腳磨破了依然咬牙堅持;紅黃綠區設置、ICU通道布局、換隔離服的房間建設,他都守在現場,確保萬(wan) 無一失……為(wei) 收治火神山醫院首批重症患者做好了準備工作。

  作為(wei) 重症醫學一科主任,他身負生命重托,麵對棘手的病毒,結合科室危重患者多、救治難度大、醫護人員來自不同單位等特點,製定重症患者救治、醫療文書(shu) 書(shu) 寫(xie) 、查房、轉科方案等五項規範製度。作為(wei) 火神山醫院專(zhuan) 家組副組長,他參加全院全部危重病人會(hui) 診和中部戰區總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會(hui) 診,在實施個(ge) 體(ti) 化診治的同時,努力將治療關(guan) 口前移,同時積極刻苦攻關(guan) 新療法,不斷提升治療效果。

  張西京說,在最危難最緊急的地方,都是“跟我上,看我的”。在火神山醫院ICU裏麵第一次器官插管病人,第一次有創操作,第一次危重病人的吸痰,都是由黨(dang) 員做的。作為(wei)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西京帶領支部一班人,始終衝(chong) 鋒在救治一線,為(wei) 年輕醫護們(men) 做出了榜樣。他將把患者從(cong) 鬼門關(guan) 救治回來作為(wei) 責任,將把年輕的隊員平安帶回去作為(wei) 職責。患者說,“看到了你,就看到了希望。”

  重症醫學是一個(ge) 壓力極大的科室,張西京常引用醫學泰鬥裘法祖的話“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wei) 醫”來教導學生,“讓病人躺著進來,站著出去,有一個(ge) 很好的預後,是我們(men) 作為(wei) ICU醫生的畢生追求。”他重視對年輕醫生職業(ye) 方向和醫德的引導,也始終不忘黨(dang) 和人民的囑托以及內(nei) 心的信仰。

  在艱苦奮戰的84天裏,張西京一天沒有休息。他所在的空軍(jun) 軍(jun) 醫大學第一批醫療隊共收治351名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達96.8%,實現了“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醫護零感染”的目標,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交出一張優(you) 異的答卷。

  《同學》工作室

  延伸閱讀

  榜樣故事|張宏:微笑天使 白衣戰士

  榜樣故事|杜雲(yun) :“全能書(shu) 記” 社區主心骨 

  榜樣故事|汪勇:你們(men) 守護“大家”我來守護“你們(men) ” 

  榜樣故事|達娃倉(cang) 決(jue) :堅守在抗疫一線上的最美“格桑花” 

  榜樣故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單位黨(dang) 組織:最美建設者 英雄的團隊 

  榜樣故事|浙江省援武漢抗疫前方指揮部臨(lin) 時黨(dang) 委:暖心的組織 堅強的堡壘

《榜樣5》專(zhuan) 題節目

發布時間:2021年03月21日 17:52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