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5》專(zhuan) 題節目專(zhuan) 稿)“80後”汪勇曾是武漢的一名“快遞小哥”。2020年,在武漢疫情最嚴(yan) 重期間,他組織誌願者隊伍免費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解決(jue) 醫護人員吃飯、出行等問題。因在誌願服務中表現突出,被公司破格提升三級,從(cong) 一名“快遞小哥”升為(wei) 分公司經理。他的誌願行為(wei) 得到上級嘉獎、社會(hui) 讚賞,入選了“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國家郵政局授予其“最美快遞員”特別獎,組織部門還批準其“火線入黨(dang) ”,成為(wei) 一名中共預備黨(dang) 員。

  害怕,但更想做點事情

  2020年春節之前,汪勇就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小哥”,下班後偶爾開網約車補貼家用。除夕夜,他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轉發的求助信息,由於(yu) 公交停運,金銀潭醫院的夜班醫護人員下班後隻能步行回家,最遠的要走4小時。汪勇幾經輾轉加入“金銀潭區域醫護人員需求群”,進群後3個(ge) 多小時發現都是醫生護士在發用車需求,沒人聊天和回應。這些求助消息刺痛了他的心。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汪勇反複想,我能為(wei) 家鄉(xiang) 抗疫做點什麽(me) ?

  “我也怕出事,畢竟每個(ge) 人的身後都有家庭。家裏父母妻女,萬(wan) 一出了事,房貸怎麽(me) 搞,車貸怎麽(me) 搞。”但轉念又想,自己身體(ti) 好,免疫力還可以,比其他人更有“資本”出去。經曆了思想鬥爭(zheng) ,汪勇決(jue) 定出車。出發前,他就做好了“把腦袋提了起來”的決(jue) 定。

  送完第一位金銀潭醫院的護士回家後,群裏的用車需求還在不停出現,汪勇又按下了接送鍵。大年初一的這一天,他接送了30多人。因為(wei) 近距離接觸醫護人員,汪勇也就不能回家了。那天起,他就住進了公司倉(cang) 庫,繼續免費接送金銀潭的醫護人員。 

  隨著用車需求的增多,汪勇發現憑一己之力無法滿足金銀潭所有醫護的出行需求,需要更多人加入進來。他把招募接送醫護人員誌願者的信息發送到群裏,很快組建起了一個(ge) 二三十人的誌願者隊伍。但由於(yu) 用車需求實在太大,沒多久就跑壞了3台車。他還積極聯係共享單車公司、共享電動車公司以及網約車公司,在醫院附近投放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幫助解決(jue) 了醫院周邊居住的醫護人員的出行問題。

  你們(men) 守護病人,我來守護你們(men)

  在逐步解決(jue) 交通問題後,汪勇把更多精力用在了幫助醫護人員解決(jue) 生活需求上。

  為(wei) 解決(jue) 醫護人員和誌願者隊伍的吃飯問題,汪勇多方聯係,找到了一位經銷商願意提供10萬(wan) 件方便麵。有一天,他在朋友圈看到一名護士說,好想吃大米飯。這是個(ge) 很簡單的願望,但當時對醫護人員來說卻特別奢侈。汪勇決(jue) 心想辦法幫助解決(jue) 。下午4點看到後,他就發動了所有資源找盒飯。下午6點,就把自掏腰包買(mai) 來的30份盒飯送到了醫院。之後,汪勇又去聯係一些有實力的企業(ye) 幫助解決(jue) 醫護人員的吃飯問題。不僅(jin) 聯係上可以直接免費供餐的餐廳,還聯係到場地、人員、食材,幾個(ge) 人攢了個(ge) 餐廳出來。一家日供應1.5萬(wan) 份餐食的企業(ye) 麵臨(lin) 停工時,汪勇在半天時間裏組建了一個(ge) 日供應1.5萬(wan) 份方便麵的供應鏈作為(wei) “B計劃”,隨後還對接政府職能部門,征得先複工後補手續的同意,確保每天近8000人的餐食不斷供……

  漸漸地,汪勇成了醫護人員的“大管家”。大家需要什麽(me) ,他就四處收集購買(mai) 。醫護人員隻需要在群裏通過接龍喊一聲,很快就有專(zhuan) 人采購,幫他們(men) 搞定。“你們(men) 守護病人,我來守護你們(men) 。”汪勇說。

  一起經曆過生死考驗的朋友

  那個(ge) 時候,汪勇的朋友圈每天發的都是和支援前線有關(guan) 的事情,對接物資,感謝隊友,找二手手機,租車……當醫護人員對“勇哥”說著感謝時,他說:“其實我們(men) 是被他們(men) 每天感動著,在口罩緊缺,滿屋子消毒的情況下,他們(men) 將本來應戴4個(ge) 小時就換的口罩用上6小時,隻為(wei) 戴兩(liang) 次能夠‘摳’出來一個(ge) 給我。”有的醫護人員發了增強免疫力的藥,自己吃一半,給汪勇留一半。還有的醫護人員願意將自己做肺部CT的免費額度捐獻給汪勇。

  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逐漸撤離後,汪勇將金銀潭醫院和當時支援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誌願者的照片及手寫(xie) 的回憶錄,集結成冊(ce) 製成了一本《金銀潭日記》,給大家留作紀念。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些都是一起經曆過生死考驗的朋友。

  疫情結束後,汪勇繼續聚合公益人士和公益資源,同許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不斷擴大誌願服務範圍。“能幫助別人是一件特別快樂(le) 的事情。”汪勇說。

  很多媒體(ti) 報道了汪勇的事跡,不少人稱他為(wei) 正能量“網紅”,但是汪勇覺得,像他一樣的人還有很多,自己隻是恰巧被放在了聚光燈下。他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

  《同學》工作室

  延伸閱讀

  榜樣故事|張西京:生命守門人 人民的軍(jun) 醫 

  榜樣故事|張宏:微笑天使 白衣戰士

  榜樣故事|杜雲(yun) :“全能書(shu) 記” 社區主心骨 

  榜樣故事|達娃倉(cang) 決(jue) :堅守在抗疫一線上的最美“格桑花” 

  榜樣故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單位黨(dang) 組織:最美建設者 英雄的團隊 

  榜樣故事|浙江省援武漢抗疫前方指揮部臨(lin) 時黨(dang) 委:暖心的組織 堅強的堡壘

《榜樣5》專(zhuan) 題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