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實施“五個一批”工程 用好用活紅色資源開展黨員革命傳統教育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近年來,遼寧丹東(dong) 市注重挖掘整合地域紅色資源,紮實開展黨(dang) 員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探索實施開發一批實景課堂、設計一批研學線路、打造一批培訓陣地、製作一批專(zhuan) 題黨(dang) 課、開展一批實踐活動的“五個(ge) 一批”工程,引導廣大黨(dang) 員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凝聚起興(xing) 邊富民、穩邊固邊的強大力量。

  【背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到訪革命紀念地,瞻仰革命曆史紀念場所,反複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chuan) 下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ky体育官方网管理工作條例》將革命傳(chuan) 統教育作為(wei) ky体育官方网的基本任務之一,要求引導黨(dang) 員學習(xi) 黨(dang) 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銘記黨(dang) 的奮鬥曆程,弘揚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丹東(dong) 市作為(wei) 東(dong) 北抗日聯軍(jun) 第一軍(jun) 主要根據地、抗聯西征出發地、抗美援朝出征地,擁有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等不同時期的豐(feng) 富紅色資源,以及“七一勳章”獲得者、抗美援朝老英雄孫景坤等一批紅色曆史的親(qin) 曆者。近年來,丹東(dong) 市堅持高位推動、運用係統思維,立足地域紅色資源,開發了一批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實景課堂,並在此基礎上串點成線形成研學線路,引導黨(dang) 員身臨(lin) 其境“看”、“聽”;打造一批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培訓陣地、精心打磨專(zhuan) 題黨(dang) 課,促進黨(dang) 員將“學”與(yu) “思”相貫通;設計開展一批實踐活動,推動黨(dang) 員踐初心、擔使命,在助力振興(xing) 發展中發揮作用,逐步形成“看”、“聽”、“學”、“思”、“用”五位一體(ti) 的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新模式。2021年,結合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丹東(dong) 市對相關(guan) 做法進行總結,製定出台《關(guan) 於(yu) 用好丹東(dong) 抗美援朝紅色資源加強黨(dang) 員黨(dang) 性教育的實施意見》,啟動實施“五個(ge) 一批”工程,以新思路新方法推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高質量開展,相關(guan) 經驗被《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簡報》推介。2022年以來,按照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要求,全麵推進“五個(ge) 一批”工程,豐(feng) 富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內(nei) 容形式,教育質量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做法

  (一)整合資源開發一批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實景課堂。丹東(dong) 市利用革命遺址遺跡和紀念設施打造實景課堂,讓舊址遺跡成為(wei) 黨(dang) 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wei) 黨(dang) 史“教材”,讓英烈模範成為(wei) 黨(dang) 史“教師”。開發利用舊址遺跡。在全麵摸排基礎上,整理形成《丹東(dong) 市抗美援朝戰爭(zheng) 遺址遺跡和紀念設施名錄》,按照“一遺址一方案”原則進行開發利用,全市保護修繕鴨綠江斷橋、鳳城浦石河紅軍(jun) 洞、青山溝抗聯遺址等各類革命遺址遺跡和紀念設施400餘(yu) 處。確定“祖國利益高於(yu) 一切”、“維護和平”等教學主題,組織各級黨(dang) 組織就近就便到舊址遺跡開展主題黨(dang) 日等活動,教育引導黨(dang) 員銘記紅色曆史、弘揚革命精神。挖掘運用文物史料。強化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打造抗美援朝紀念館、抗聯一軍(jun) 軍(jun) 部舊址陳列館、東(dong) 北革命曆史記憶館3座曆史展覽館,收集展陳抗聯一軍(jun) 軍(jun) 醫使用的手術刀、上甘嶺陣地的炮彈殘片等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時期革命文物3萬(wan) 餘(yu) 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後的故事,通過宣講、互動等方式激發黨(dang) 員思想共鳴。抗美援朝紀念館以史料為(wei) 基礎,運用聲光電等技術手段,複原打造激戰雲(yun) 山城、鏖戰長津湖、血戰上甘嶺等重大事件場景,使黨(dang) 員接受“體(ti) 驗式”、“沉浸式”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用好英烈模範資源。以市委名義(yi) 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向孫景坤同誌學習(xi) 活動的決(jue) 定》,通過組織先進事跡報告會(hui) 、巡回宣講等,教育引導全市16.5萬(wan) 餘(yu) 名黨(dang) 員以英雄人物為(wei) 榜樣,自覺做到對黨(dang) 忠誠。2020年以來,赴12個(ge) 省區市采訪參加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誌願軍(jun) 老戰士和支前模範等500餘(yu) 人,搶救性拍攝抗美援朝口述曆史係列紀錄片《銘記》210餘(yu) 期,通過親(qin) 曆者的講述,讓黨(dang) 員全麵了解、永遠銘記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艱辛曆程和偉(wei) 大勝利,總播放量達500餘(yu) 萬(wan) 次。

農(nong) 業(ye) 銀行寬甸滿族自治縣支行黨(dang) 支部在青山溝抗聯遺址開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

  (二)突出特點設計一批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研學線路。丹東(dong) 市注重將弘揚革命精神融會(hui) 貫通到紅色研學、瞻仰體(ti) 驗之中,引導黨(dang) 員穿越時空、對話先輩,在潛移默化中厚植愛黨(dang) 愛國情懷。分類劃片確定研學基地。在市委統一領導下,組織、宣傳(chuan) 、文旅、史誌等部門分工協作,按照不同曆史時期,確定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3大類17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研學基地。串點成線設計研學線路。按照主題一致、地域相近的原則,將研學基地進行串聯,形成以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誌願軍(jun) 公園“一館兩(liang) 橋一園”為(wei) 代表的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研學線路12條,構建起鴨綠江沿線60公裏“沿江教育帶”。丹東(dong) 市委黨(dang) 校選取“鴨綠江浮橋遺址—毛岸英紀念館—鐵路抗美援朝博物館—上河口國門”研學線路,組織學員瞻仰烈士塑像,參觀國門、界碑和鐵路抗美援朝紀念館,現場講解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曆史意義(yi) 和現實意義(yi) 。聚合資源打造研學課程。挖掘研學基地紅色資源,針對不同研學線路分別推出《抗聯的故事》、《上甘嶺戰役》、《安東(dong) 海關(guan) 舊址的百年風雲(yun) 》等課程,開發“誌願軍(jun) 的一天”、“重走抗聯路”等體(ti) 驗項目。以黨(dang) 組織為(wei) 單位,按照“規定+自選”設計線路,既安排重溫入黨(dang) 誓詞、瞻仰緬懷、革命傳(chuan) 統課堂等規定內(nei) 容,又增加拓展實踐自選內(nei) 容,讓黨(dang) 員身臨(lin) 其境受感染、潛移默化受教育。截至2023年8月,全市已有12.7萬(wan) 餘(yu) 人次通過革命研學線路接受革命傳(chuan) 統教育。

  (三)深耕細作打造一批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培訓陣地。丹東(dong) 市在成立抗美援朝精神培訓學院的同時,積極利用各級黨(dang) 校、黨(dang) 群陣地資源,打造ky体育官方网培訓陣地體(ti) 係,為(wei) 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提供“硬支撐”。建設專(zhuan) 門培訓陣地。成立丹東(dong) 抗美援朝精神培訓學院,以傳(chuan) 承弘揚偉(wei) 大抗美援朝精神為(wei) 辦學宗旨,設計推出《震撼世界的立國之戰 一脈傳(chuan) 承的紅色基因》等專(zhuan) 題教學課程24門,研發運用案例教學、現場教學、訪談教學等教學形式11種,累計開展革命傳(chuan) 統專(zhuan) 題教育培訓360餘(yu) 期,培訓黨(dang) 員2.3萬(wan) 餘(yu) 人次。發揮黨(dang) 校作用。將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納入各級黨(dang) 校教學內(nei) 容,要求市本級進修班、培訓班、專(zhuan) 題研討班中相關(guan) 課程不低於(yu) 總課時的30%。市委黨(dang) 校在舉(ju) 辦黨(dang) 員骨幹培訓班、入黨(dang) 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培訓班等班次過程中,通過組織集中研討、開展專(zhuan) 題調研、分享黨(dang) 史故事等方式,教育黨(dang) 員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強化黨(dang) 性修養(yang) ,示範帶動各縣級黨(dang) 校把革命傳(chuan) 統教育作為(wei) 必修課。拓展黨(dang) 群陣地功能。用好全市32個(ge) 街道(鄉(xiang) 鎮、園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192個(ge) 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以及部分村、小區、漁港碼頭、商圈黨(dang) 群服務站點,通過提供紅色圖書(shu) 資料、展播黨(dang) 課視頻、開展組織生活等,強化ky体育官方网培訓功能,為(wei) 開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提供陣地保障。

東(dong) 港市黃土坎鎮依托黨(dang) 群服務中心組織黨(dang) 員接受革命傳(chuan) 統教育

  (四)與(yu) 時俱進製作一批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專(zhuan) 題黨(dang) 課。丹東(dong) 市圍繞加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結合開展“黨(dang) 課開講啦”活動,製作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的專(zhuan) 題黨(dang) 課,切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開發專(zhuan) 題理論黨(dang) 課。組織黨(dang) 校教師、專(zhuan) 家學者、模範人物、黨(dang) 組織書(shu) 記等,圍繞弘揚抗戰精神、東(dong) 北抗聯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內(nei) 容,講授《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勝利的曆史意義(yi) 及現實啟示》、《東(dong) 北抗聯的曆史地位及時代價(jia) 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如何在解放戰爭(zheng) 中贏取民心》等理論黨(dang) 課80餘(yu) 堂。製作情景互動黨(dang) 課。圍繞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黨(dang) 章黨(dang) 規、紅色故事、先進人物事跡等,組織製作《英雄讚歌——致敬最可愛的人》等12堂精品情景互動黨(dang) 課,通過實物展示、多媒體(ti) 教學等方式,聲情並茂敘述、點評人物或事件,在潛移默化中把黨(dang) 員引入特定情境、產(chan) 生思想共鳴。目前,已累計為(wei) 1400餘(yu) 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展播情景互動黨(dang) 課,1.2萬(wan) 餘(yu) 人次黨(dang) 員參加。組織製播微黨(dang) 課。每年印發通知,組織基層黨(dang) 組織圍繞抗美援朝精神、先進典型、紅色遺跡等主題,創作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微黨(dang) 課,通過全市688個(ge) 遠程教育站點進行展播,並在“丹東(dong) 發布”、“江城遠教”等微信公眾(zhong) 平台定期推送,已累計製播57期。

  (五)創新形式開展一批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實踐活動。丹東(dong) 市立足邊境地區實際,把推動黨(dang) 員服務興(xing) 邊富民、穩邊固邊作為(wei) 檢驗革命傳(chuan) 統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實施“鴨綠江畔黨(dang) 旗紅”工程等係列實踐活動。弘揚革命精神推動興(xing) 邊富民工作。在全市抵邊村實施“黨(dang) 支部+”發展模式,通過“黨(dang) 支部+旅遊”、“黨(dang) 支部+項目”等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引導黨(dang) 員在海島旅遊、現代農(nong) 業(ye) 觀光、藍莓種植等產(chan) 業(ye) 項目中發揮作用,讓每個(ge) 邊境村都至少有一個(ge) 致富項目,2021年以來黨(dang) 員帶頭落實產(chan) 業(ye) 項目198個(ge) 。賡續紅色血脈夯實穩邊固邊基礎。結合抵邊村(社區)、漁港碼頭、邊防哨所實際,講好英烈事跡、上好紅色黨(dang) 課,教育引導黨(dang) 員在邊境治理中當先鋒、作表率,推動穩邊固邊工作取得實效。寬甸滿族自治縣推行“黨(dang) 員中心戶+邊民”的互幫互助模式,每個(ge) 黨(dang) 員中心戶與(yu) 臨(lin) 近10戶邊民成立聯防互助組,共同做好管邊控邊、春耕秋收、防火防汛等工作,覆蓋邊民1.4萬(wan) 餘(yu) 戶。

  【啟示

  (一)開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必須堅持因地製宜。丹東(dong) 市在實施“五個(ge) 一批”工程過程中,依托革命遺址遺跡,挖掘英烈先進事跡,打造研學基地、研學線路,開發特色課程、實踐載體(ti) ,深受廣大黨(dang) 員歡迎。這啟示我們(men) ,要不斷深化本地紅色資源的價(jia) 值挖掘和活化利用,用身邊紅色故事教育人、感染人,不斷增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開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必須堅持守正創新。丹東(dong) 市在實施“五個(ge) 一批”工程過程中,創新推出實景課堂、打造情景互動黨(dang) 課,力求用更加生動鮮活的內(nei) 容、更加豐(feng) 富多樣的形式,推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取得實效。這啟示我們(men) ,要緊緊圍繞新形勢新任務,聚焦基層黨(dang) 員特點需求,不斷創新優(you) 化教育內(nei) 容和方式,切實增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三)開展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必須堅持係統思維。丹東(dong) 市在實施“五個(ge) 一批”工程過程中,堅持科學規劃整合紅色資源,打造ky体育官方网培訓陣地體(ti) 係,相關(guan) 職能部門同題共答,有效發揮了革命傳(chuan) 統教育資源的最大效益。這啟示我們(men) ,要係統化謀劃、整體(ti) 性推進,調動各方麵積極性,整合資源力量,凝聚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工作合力。

ky体育官方网工作——典型案例

ky体育官方网工作——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3年09月19日 13:30 來源:ky体育中心 編輯:許建文 打印